城市 – 今日资讯 //zhongzhijiekeji.com 看见今日最新资?/description> Tue, 15 Apr 2025 02:12:33 +0000 zh-Hans hourly 1 //wordpress.org/?v=6.4.5 //zhongzhijiekeji.com/wp-content/uploads/2023/11/i-150x150.png 城市 – 今日资讯 //zhongzhijiekeji.com 32 32 城市 – 今日资讯 //zhongzhijiekeji.com/2025-04-09/10008872.html Wed, 09 Apr 2025 01:41:47 +0000 //zhongzhijiekeji.com/?p=10008872 巍巍秦岭,悠悠祖脉?/p>

葱郁的森林覆盖着绵延的山脉,这里是大熊猫和羚牛栖息的家园;清澈的溪流蜿蜒流淌在沟峁间,成为朱鹮和白鹭生存的“港湾”;湛蓝的天空飘浮着悠悠白云,成为三秦大地上一道美丽风景?/p>

背倚青山,坐落在秦岭北麓的西安市鄠邑区秦岭保护总站,是西安市守护秦岭生态屏障的数字化总基地。这里,通过全天候无死角的“智慧管山”,为秦岭建起一张数字监测网?/p>

工作人员在西安市鄠邑区秦岭保护总站智慧管控中心监控屏幕前工?/figcaption>

巡航“卫士”自动飞?风雨无阻

4?日上午,在鄠邑区神水峪峪口,女“飞手”杨琼在一处开阔地停车后取出专业无人机。随着一阵轰鸣声,无人机腾空而起。森林、地貌在遥控屏幕上尽收眼底?/p>

“我平时的工作就是日常巡查,主要利用无人机观察工作人员去不了的山地、林地以及危险地带。一次至少巡?0分钟。无人机覆盖范围广、定位精准,航拍能完全克服生态环境监管巡查中的地理条件限制,让我们的巡查事半功倍。”杨琼说?/p>

除了20多架无人机之外,总站的不同区域还分布?个机场,停放着功能更加强大的自动巡航“卫士”。它们会根据设定自动开启巡飞模式,任务完成后自动返航并充电,还可以自动建模,将从空中不同角度拍摄的视频实时传输回指挥中心,即使雨雪天气也能坚持“在岗”?/p>

全民护山 打造“秦鄠卫”公益志愿服务品?/strong>

在西安市鄠邑区秦岭保护总站,宽敞明亮的指挥大厅里,巨大的屏幕上有地图、画面及监控数据,两侧的工作人员正在操作电脑?/p>

“网格员你好,请问今天有什么发现吗?”连线中,身处现场的网格员王小英回复指挥大厅的工作人员说:“暂时没有,封山控峪期间,劝返了两辆进山车辆。?/p>

据西安市鄠邑区秦岭保护局(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滑益平介绍,鄠邑区保护大秦岭总平台“一站三中心”正式投用后,平台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AI识别等数字化手段汇集秦岭区域各类数据,已实现对秦岭保护区的自动化、智能化动态监管?/p>

通过整合包括护林员在内的专兼职网格员,鄠邑区已组建起110余名的网格员巡查队伍,以网格化为人防基础、网络化为技防补充、志愿化为联防拓展,已形成网格巡山、智慧管山、全民护山的模式?/p>

聚力打造“秦鄠卫”公益志愿服务品牌,鄠邑区成立秦岭保护公益志愿联盟,招募志愿者组?8家,连续3年开展峪口峪道认领,聘任341户农家乐为公益性“民间林长·民间网格”,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00余期,让秦岭保护真正成为全体市民的共同愿望和自觉行动?/p>

高空“鹰眼”瞰秦岭 电子沙盘也“智慧?/strong>

在鄠邑区秦岭保护智慧管控中心,电子沙盘格外引人注目。据介绍,这个以高清卫星遥感影像和高程模型为基础打造的电子沙盘,集合了地理信息、基础数据、综合监管及生态成?大类?2项?万余条各类基础数据,不仅可以为网格员的日常巡查及图斑核查提供准确的坐标信息,还可以通过影像对比发现重点点位环境的整体变化情况,实现动态监测?/p>

现在,控山还有了“鹰眼”和“飞毛腿”。仔细看山顶,可以发现高度不一的F型“鹰眼”。在鄠邑区,这样的“鹰眼”几乎覆盖了人员分布密集及活动频繁的区域,可有效监控10公里范围?公里内可高清识别。辅以无人机定时动态巡查,轻而易举便能发现“五乱”隐患?/p>

“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地面监控系统等手段,我们已织起天、空、地立体监管网络,大大增强了我们的管理治理能力,为守护绿水青山注入了数字科技的充沛动能。”滑益平说。(来源:西安晚报)

]]>
城市 – 今日资讯 //zhongzhijiekeji.com/2025-04-08/10008857.html Tue, 08 Apr 2025 03:13:04 +0000 //zhongzhijiekeji.com/?p=10008857 4?日,西安高新二路的樱花进入盛花期,到了赏樱花的最好时节。高新二路的樱花以粉色为主,间或可见白色和绿色的花朵,整条街道都被樱花装扮得格外浪漫,吸引着众多的市民游客前来拍照打卡?/p>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王健 ?/p> ]]> 城市 – 今日资讯 //zhongzhijiekeji.com/2025-04-07/10008824.html Mon, 07 Apr 2025 02:28:32 +0000 //zhongzhijiekeji.com/?p=10008824 “三月三哪上茶山(哟咿儿哟),姐妹采茶呀心喜欢哪(哟咿儿哟),山山飘清香,处处好茶园……?/p>

草长莺飞的季节,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富硒茶观光园内,清丽的歌声荡过山谷,一曲紫阳民歌《三月三上茶山》,唤醒满山翠绿?/p>

紫阳富硒茶观光园内满山翠绿。储茂银? width=
紫阳富硒茶观光园内满山翠绿。储茂银?/figcaption>

陕南民歌是流传在陕西省南部地区的传统民间歌谣?主要分布于安康、商洛、汉中三地,极具地方特色?/p>

不同于陕北民歌长于黄土地上的热烈豪迈,陕南民歌融入青山绿水的柔和温婉,细腻动听的旋律与歌词,如清风细雨拂面,向听客道出流经这片土地的日月更替?/p>

作为陕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南民歌传唱千年,同时又拥有大量优秀的原生态曲目,但为何“火”不起来?/p>

陕西省歌舞剧院的国家一级编导肖丽娟告诉记者,通过之前的实地采风调研,她发现安康、商洛、汉中三地的陕南民歌发展大多停留在民间传承的阶段,许多民间歌手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因为不识谱、踩不准节奏,难以走上大舞台?/p>

镇巴渔鼓《怀念红军忆恩人》演出剧照。汉中市委宣传部供图
镇巴渔鼓《怀念红军忆恩人》演出剧照。汉中市委宣传部供图

3?日起,《安康市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发展条例》《汉中市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发展条例》《商洛市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发展条例》正式施行。这是陕西省首次进行文化领域协同立法的实践探索,也是全国首次针对民歌开展地方立法?/p>

三地各自的保护条例中,对陕南民歌的传承、交流以及人才培养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都提出要“鼓励陕南民歌代表性传承人、艺术家设立传习所(工作室)开展传承传播活动”?/p>

王安银(左)教徒弟唱紫阳民歌。魏涛摄
王安银(左)教徒弟唱紫阳民歌。魏涛摄

“一天不唱歌,就像掉了魂儿似的。?2岁的王安银席地而坐,用手在膝盖上轻打着拍子,教徒弟唱紫阳民歌,哼出的旋律拐着弯钻入松软的泥土?/p>

“山歌不唱(哎)不开怀(吔),磨子不推(哟)不转(啰)来,酒不劝人人不醉(哟)……”山风吹过他带笑的眼尾,牵起晃动的枝条,在旁轻轻附和?/p>

唱民?0年,先后搜集抄写紫阳民歌?0万字,自行编创民歌歌词和舞台作品?0万字,传授学?00余人……王安银写下烟火人间,唱出浓浓乡情,田野阡陌、天地山河,都是他的忠实听众?/p>

紫阳县职业教育中心的老师教学生唱紫阳民歌。魏涛摄
紫阳县职业教育中心的老师教学生唱紫阳民歌。魏涛摄

“紫阳花呀紫阳花呀,美丽的紫阳花呀,紫阳花蓝花花呀红花花呀,蓝天飞彩霞呀……”紫阳县职业教育中心的声乐室内,孩子们纯净的歌声响彻校园?/p>

历经岁月沉淀的音符串联古今,这些孩子都将是陕南民歌的传唱者?/p>

“以前我们开设民歌社团,由音乐老师兼职授课。”紫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教务主任王琳介绍道,“现在我们不仅将老师送出去学习,还将民歌歌手请进校园授课,在幼儿保育专业、茶叶专业开展民歌课堂,致力于培育陕南民歌后备人才。?/p>

在三地各自的保护条例中,“支持相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建设陕南民歌人才培养基地”的内容也都被写入其中?/p>

安康市陕南民歌保护和发展研究中心挂牌成立。魏涛摄
安康市陕南民歌保护和发展研究中心挂牌成立。魏涛摄

如何让更多人看见、听到陕南民歌,了解陕南地区的风土人情?

1?0日,安康市陕南民歌保护和发展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我们将做好文旅融合实景化展演,在重点景区、街区常态化开展民歌展演。”安康市文旅广电局副局长王晓红说?/p>

商洛市第二季原生态民歌民谣戏曲大赛颁奖暨迎新春晚会。张济凡? width=
商洛市第二季原生态民歌民谣戏曲大赛颁奖暨迎新春晚会。张济凡?/figcaption>

《采芝歌》《唱的幸福落满坡》《石榴娃烧火》……商洛民歌现存曲目三千多首,既吸纳了秦楚文化的特点,又融合了湖广等地民歌的精华?/p>

陕西省商洛市以每年一届的秦岭生态文化旅游节为牵引,创新举办商洛原生态民歌大赛,广泛开展民歌民谣戏曲等形式的文艺演出活动?/p>

陕南民歌音乐会全省巡演汉中站。汉中市委宣传部供图
陕南民歌音乐会全省巡演汉中站。汉中市委宣传部供图

陕西省汉中市累计开展“民歌进校园”“民歌进景区”文化惠民演出活?00余场,陕南民歌剧《刘子清的小事》获得陕西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p>

汉中市镇巴县先后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民歌之乡”?024年,镇巴民歌《撒花调》入选人教版七年级音乐教材?/p>

“去年我们进行了陕南民歌音乐会的巡演活动,并整理挖掘出陕南民歌中蕴含的红色文化,通过生动的演绎将其搬上舞台。”肖丽娟说。据了解,陕西省文旅厅将持续进行巡演活动,挖掘培养一批实力派民歌演唱新秀,创作更多高水准的民歌新作,不断彰显陕南民歌的独特价值和艺术魅力?/p>

“通过公开征集、项目资助等方式支持新编、原创曲目”“支持陕南民歌演出团体和个人参加重大艺术赛事、展演、研讨、交流”……相同的要求多次出现在三地的保护条例中,这都将助力陕南民歌唱得更响、传得更远、留得更久?/p>

“陕南民歌是陕南及其周边地区人民抒发情感、愉悦精神的重要载体,擦亮陕南民歌这个精神名片,对促进三秦大地文化事业均衡发展具有巨大作用。”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马赟说?/p>

(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