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今日资讯 //zhongzhijiekeji.com 发现新鲜资讯 Mon, 30 Dec 2024 15:53:25 +0000 zh-Hans hourly 1 //wordpress.org/?v=6.4.5 //zhongzhijiekeji.com/wp-content/uploads/2023/11/i-150x150.png 文化 – 今日资讯 //zhongzhijiekeji.com 32 32 文化 – 今日资讯 //zhongzhijiekeji.com/2024-09-18/10008503.html Wed, 18 Sep 2024 02:43:58 +0000 //zhongzhijiekeji.com/?p=10008503 清晨,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感受大秦帝国的雄浑气魄;午后,在古城西安的钟鼓楼聆听历史的回声;傍晚,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邂逅“唐皇”“贵妃”……历史赋予陕西璀璨的文物宝藏与浓郁的文化气息,时代给予陕西崭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p>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9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74万余件可移动文物?6座革命纪念馆,有黄帝陵、延安宝塔等中华文明和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大雁塔等世界文化遗产;有泾阳郑国渠、汉中三堰、龙首渠引洛古灌区、汉阴凤堰梯?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中华民族自信的底气?/p>

陕西:守护文化瑰?传承历史文脉

书写大遗址保护传承新篇

坐落在秃尾河畔的石峁遗址历经风雪洗礼,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样性和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过程提供了全新资料;宝鸡周原遗址形状方正、规划严谨、规模庞大,对深入阐释周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源头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西安市灞桥区的汉文帝霸陵,填补了西汉帝陵制度发展演变的关键环节……宏伟壮丽的大遗址,如同散落在陕西的璀璨星光?/p>

大遗址是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核心文物资源。截?023?月,陕西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大遗址共有18?4个点,无论是数量还是等级,都位居全国前列?/p>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在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深化考古与历史研究、让广阔大地上的大遗址“活起来”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p>

从震惊世界的秦始皇陵到持续取得重大考古突破的寨沟遗址,这样的考古发现,在这片土地上从未停止?/p>

陕西考古机构聚焦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针对大遗址有计划地开展持续深入的考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与收获,彰显了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p>

为加大遗址保护工作力度,陕西有效统筹大遗址文物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大遗址保护利用传承融入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大遗址集中的西安、宝鸡、咸阳等市实行考古前置制度;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等大型基本建设项目考古中,积极调度全省考古力量,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实施?/p>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加大遗址保护工作力度,加强大遗址价值阐释,不断提升大遗址展示利用水平,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贾强表示?/p>

守护文化遗产历史瑰宝

多年来,陕西始终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重要使命,不遗余力地守护这些珍贵的历史瑰宝?/p>

为了更好地传承保护文化遗产,陕西深度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积极推进石峁申遗,深入推进太平遗址、秦东陵等重点考古研究,建设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打造中华文明重要标识地。同时,加强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和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等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提高大遗址保护利用水平?/p>

陕西文物系统坚持守正创新、守土尽责,推动全省革命文物工作的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调查革命文物现状、革命文物保护与修复、红色精神传承等方面贡献出宝贵的陕西经验。以建成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为契机,陕西成功承?023年全国革命纪念馆高质量发展论坛,获批设立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新时代青年延安行”实践教育活动入选国家革命文物“大思政课”十佳优质资源?/p>

探源华夏文明,追忆红色往昔,都离不开系统的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将不可移动文物逐步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陕西上线试运行文物资源保护管理一体化平台。近3年,陕西实施各类文物保护维修工程300余项,完成革命旧址保护修缮和环境治理项?00余处,西安城墙入选全国首批文物预防性保护试点单位;创新推行“基?”“片区制”等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工作模式,抢救保护太平遗址等重要考古发现?0万余件(组)珍贵文物?/p>

陕西并不满足于传统的保护传承方式,而是积极探索创新性保护之路,与气象、地质等部门建立文物灾害监测预报预警防御应急联动机制,与省科技厅、省社科联开展“两链融合”“文物保护利用重大课题”研究合作。如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获奖人数位居全国第一…?/p>

9?日,秦兵马俑一号坑“现场应急保护实验室”、二号坑“考古现场发掘与保护平台”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在考古发掘舱的应用下,每件有彩绘的兵马俑出土后,可以及时得到全方位保护,如X光射线探伤、超声波检测、三维图像采集等,再经过记录、清理、加固等步骤,可最大限度降低文物在发掘、转运、修复、存储等过程中的环境影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护部副主任惠娜介绍?/p>

一件件文物修复、一座座遗址公园建设,既是对文化遗产的守护,也是向历史荣光的献礼?/p>

焕发传统文化生机活力

环顾三秦大地,黄帝陵的手植柏根深叶茂,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气势磅礴,延安宝塔山的岭山寺塔巍然耸立…?/p>

陕西现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名?个、名?个、传统古村落30处。它们见证着绵延不息的中华文明,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魅力?/p>

知晓文明的根,方能探明前行的路。全面研究和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有助于我们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从而激发整个民族的文化创新力和创造力,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p>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博物院等文博历史场馆,成为游客触摸历史、了解文明的文化艺术宝库?/p>

从党的七大会址到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从渭华起义指挥部旧址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每一座红色场馆,都是一份精神的传承?/p>

文学陕军、长安画派、西部影视、陕西戏剧等文化品牌,作为文化陕西的“金字招牌”,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p>

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延安红街等文旅展示场所,是沉浸式体验陕西传统文化的创新实践空间?/p>

文博热潮席卷全国,“国潮”非遗深入人心,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传统文化之声宛如天籁,从田间地头到高楼大厦,拨动人们的心弦?/p>

4?1日,陕西省首届非遗发展大会在西安拉开帷幕,全方位展示陕西非遗保护传承有力有序的丰硕成果?/p>

近年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范围大力实施非遗保护传承阵地建设工程,先后建成各类非遗陈列展馆、特色街区(村镇)、传习所?500余个,认定省级非遗工?55家、省级乡村工匠名?4名,命名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9家。越来越多的古老非遗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新时代的创新应用中“走进”生活、融入生活?/p>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陕始终坚持一体推进文物保护、文化繁荣、文明传承,讲好中国故事、丝路故事、陕西故事,努力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上争做西部示范。(来源:陕西日报)

]]>
文化 – 今日资讯 //zhongzhijiekeji.com/2024-07-19/10008435.html Fri, 19 Jul 2024 12:34:02 +0000 //zhongzhijiekeji.com/?p=10008435 7?8日,由西安天马飞驰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陕西燊科影视科技有限公司、中贸三?陕西)企业服务中心、陕西尹光鼎品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荷润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陕西亿优特品牌服务有限公司、陕西丰合邑酒业有限公司、陕西省工富城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西安荣华天悦凯莱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联合出品达成战略合作。西安市鄠邑区体育总会会长杨小明、西户网站长杨继昌、西安市鄠邑区新联会书画院院长杜勇、西安福振源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闯等共同出席了西安荣华天悦凯莱酒店召开的华语电影《寻龙志》组委会成立大会?/p>

华语电影《寻龙志》组委会研讨了关于华语电影《寻龙志》筹备阶段的工作。华语电影《寻龙志》故事梗概,通过电影《寻龙志》一对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和奋斗历程,反映了陕西鄠邑人文为建设诗画鄠邑品质新区的目标,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发展的精神风貌本片以一对年轻男女,组建舞龙队,举办“龙灯节”,重启有着两百年历史的传统民俗“七巧龙灯?的故事展开,以及在申请非遗过程中遭遇重重矛盾,最终申遗成功,“七巧龙灯”也被他们打造成“国潮”时尚。着重展示年轻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梦想和追求。本片故事新颖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以商业化叙事,拒绝老套和陈旧,打造一部既轻松活泼,又不失深度的喜剧作品?/p>

华语电影《寻龙志》组委会研讨了关于华语电影《寻龙志》筹备阶段的五项工作计划。第一?开发阶段:负责项目的创意和初步规划。包括制定初步‌预算、确定‌主演和‌核心创意,以及筛选主要‌拍摄地点和剧本草稿。第二项 前期制作阶段:申报项目手续等重点工作包括修改剧本、挑选演员、物色外景、雇佣工作人员、设计‌布景和制作服装等。‌第三项 商业‌宣传阶段:商业运营电影的宣传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宣传渠道和制定合理的‌宣传节奏,以及设计符合电影风格的‌海报和‌预告片。‌第四项 预算与拍摄计划:制定详细的‌拍摄进度表,明确每个场景的拍摄时间和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以确保拍摄进度和质量。‌第五项 团队组建与管理阶段:组建剧组并确保团队成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管理团队成员的沟通和协调能力?/p>

本届华语电影《寻龙志》组委会,以知名文学作家、编剧、导演、明星、投资基金等行业代表为主体,政府单位、央企、央媒、国企、地方卫视、大学、乡村振兴学院等工商界“大腕”均在名单之列。影片以院线上映或网络上映等多种方式播出。该片乡村振兴为背景以文化自信传承中华精神为电影之魂为基础,发掘、华语优秀影视作品,推进华语文化自信促进电影产业发展?/p> ]]> 文化 – 今日资讯 //zhongzhijiekeji.com/2024-07-06/10008427.html Sat, 06 Jul 2024 01:58:31 +0000 //zhongzhijiekeji.com/?p=10008427 7?日,新中式国漫大片《落凡尘》全国路演活动来到西安站,影片导演钟鼎、总制片人黄龙、编剧康夫、配音演员李昕一行再集结,与西安观众“双向奔赴”。映后交流过程中,现场气氛热烈,观众们积极踊跃地向主创抛问,主创也分享了创作中的真实经历和难忘感受?/p>

除了映后见面活动,影片主创携片中角色“金风、玉露”一起打卡了西安的地标性景点: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和小寨银泰城,并在极具西安饮食特色的长安大排档与游客互动。经过这趟独特的旅程,“金风、玉露”也充分感受到了独属千年古都的流光溢彩和似火热情。电影《落凡尘》将???7?日超前点映,并定??2日全国上映,目前预售已正式开启?/p>

西安路演好评满满 映后互动欢笑不断

7?日下午,电影《落凡尘》在西安举办首站路演活动,影片导演钟鼎、总制片人黄龙、编剧康夫、配音演员李昕出席了映后活动。在场观众不分年龄,都沉浸在激动的心情之中,并积极参加映后问答。一位身着汉服的女孩子表示:“感谢你们把这么极致的国风视觉盛宴给到我们,这部电影不仅是画风震撼,还有带给我们亲情的温暖。”也有观众对片中现代元素和古代元素的融合赞叹不已:“古风电影里有现代元素融合之后并不违和,反而新鲜之中带有很有趣的点,非常惊艳。?/p>

钟鼎导演以火锅为例解答了片中的元素设计:“火锅是人的情感的汇聚,它是一个情感载体,我们开心的时候可以一起吃火锅,不开心的时候也可以一起吃火锅,跟至亲之人、跟朋友、跟爱人,大家在一起围着圆圆的火锅有一种团圆的感觉,这个跟我们《落凡尘》非常契合。”影片总制片人黄龙则从片中数次出现的银杏叶入手,对影片细节的伏笔进行了补充:“银杏的生命力超级顽强,当枝条长成大树,象征着他们一家虽然可能经历离别,但家人间的亲情永远欣欣向荣、生生不息……”《落凡尘》制作过程历时五年,匠心打磨每一帧画面细节,成片质感足见主创团队的匠心与诚意?/p>

庄严肃穆的神界、烟火绚烂的人间、正邪激战的斗法、萌蠢可爱的星宿,还有牛郎织女与神仙兄妹之间的挚爱亲情……片中丰富的剧情元素成功吸引了现场小朋友们的注意力,跟随剧情共同沉浸在这段神奇的冒险故事里。有观众表示十分喜爱片中的玉露(小凡),因为她鬼马搞怪的同时勇敢无畏。对此,影片编剧康夫表示:“玉露虽然生活很坎坷,但她非常坚韧,也是一个目标非常清晰的女孩子。她看到神仙的反应不是崇拜,而是要带她上天,甚至敢于抡起板砖直接给神仙爆头,这是我们对于传统人物形象的一个突破。?/p>

还有观众对片中的台词印象深刻,表示特别喜欢片中“高冷但又不是说完全不近人情的”金风。片中金风的配音演员李昕对观众表达了感谢,同时解释了诠释人物中的难点:“每一句台词都有经过反复打磨,要呈现的更精准才能打动人。金风从天上来到凡间,他有一些内在外在的变化,所以他的语气语调也会伴随变化,但又不能特别明显,那个尺度很难拿捏。”精准的配音需要依靠演员强大的情绪与表演能力,李昕现场为观众表演了幼年金风的一段台词,全场掌声经久不息?/p>

金风玉露打卡西安地标 神仙兄妹畅游千年古都

见面会后,影片主创携片中角色“金风、玉露”coser一行启程前往西安各大地标景点,体验千年古都的文化底蕴,并与游客和粉丝零距离互动。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主创集体换上精心准备的汉服,在舞蹈老师的带领下,伴随极具中国特色的古风音乐跳起欢快的舞蹈,引来现场游客阵阵欢笑。主创们也为现场游客送上观影福利券,台下游客纷纷踊跃举手参与。最后,主创们在非遗传人的带领下体验了传统漆扇的制作,经大家的巧手绘制,本来朴素无华的扇面瞬间变得美轮美奂,令人啧啧称奇?/p>

在小寨银泰城,金风、玉露coser现场还原了《落凡尘》中的经典pose,并现场教授其他主创片中神仙的施法手势与动作。而小寨银泰城作为年轻人聚集地,堪称李昕的“主场”,他被现场的“二次元”们团团围住索要签名、合影留念。当日活动在极具西安饮食特色的长安大排档落下帷幕,主创们化身《落凡尘》中的“七古镇店小二”为食客送上酸梅汤?/p>

第一次来西安的钟鼎导演在映后见面时表示“一下飞机就闻到了肉夹馍的味道”,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西安美食让他不断感慨“太过瘾了”。在充满历史韵味、美食诱惑和人文魅力的千年古都西安,新中式国漫大片《落凡尘》迸发出全新的火花,共同为传统文化再续新篇?/p>

电影《落凡尘》由广东咏声动漫股份有限公司、哔哩哔哩影业(天津)有限公司、北京阿里巴巴影业文化有限公司、浙江东阳小宇宙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广东咏声影业有限公司出品,优酷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银都机构(广州)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优酷电影有限公司、广州铁风扇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影片将???7日超前点映,7?2日全国上映,目前已正式开启预售?/p> ]]> 文化 – 今日资讯 //zhongzhijiekeji.com/2024-06-11/10008356.html Tue, 11 Jun 2024 04:51:25 +0000 //zhongzhijiekeji.com/?p=10008356 提起位于陕西中部的小城铜川市,人们更多地会想到煤炭。其实,这里有好几座专题博物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耀州窑博物馆、药王山博物馆、玉华博物馆……而记者近日“打卡”的铜川博物馆,?020年建成,是铜川市最新的综合性博物馆,以通史展览和专题展览的方式,展现了铜川从史前到现代的历史?/p>

铜川博物馆馆长张创升介绍说:“铜川踞关中和陕北中间的交通要冲,古称‘铜官’‘同官’,因治所设在铜水之川而得名,被誉为‘北山锁钥’‘关辅襟喉’。它在漆河、沮河汇流滋养下,孕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p>

踏入博物馆,一只彩陶葫芦瓶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件红陶制品的颈部上方有对称分布的圆形几何图案,瓶腹位置则勾画着由圆点、弧线和三角等组成的酷似人面的细腻纹饰。与其他彩陶器对比,陶器上的纹路显得尤为特别?/p>

“这件人面纹彩陶葫芦瓶在1990年出土于铜川市吕家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存,距今约有五千至七千年历史。”博物馆讲解员史苗向游客们介绍道,“仰韶文化以精美的彩陶著称于世,故也有‘彩陶文化’的美誉。此文物能够较好地展现出铜川地区先民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p>

“为何陶器上会有人面纹饰?”有游客提问。对此,史苗回答道,这些陶器上的人面纹绘,既可能是制作者对人类面部特征的抽象描摹,特别是为狩猎而进行化装后的样子;也可能代表着部落的图腾崇拜?/p>

铜川因煤矿资源丰富,曾是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也常被称作“西部煤城”。作家路遥在写作《平凡的世界》时,曾到铜川矿务局鸭口煤矿体验生活?/p>

除了工业用途外,深藏铜川地底的煤炭还间接孕育了另一项璀璨的文化遗产——耀州瓷。史苗讲解道:“在宋代,中国制瓷业达到辉煌鼎盛时期,各地涌现出不少驰名中外的瓷窑。其中,耀州窑就是北方窑系的典型代表。?/p>

在耀州瓷展区,一件宋代青釉刻花牡丹纹梅瓶静静矗立,它线条流畅、色泽淡雅,美感十足。“颜色和造型都极具特点。它的刻花工艺很细腻,有微妙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来自西安的参观者王先生感慨道?/p>

考古资料显示,耀州瓷创烧于唐代,盛于宋,逐渐成为当时的皇家贡品。耀州窑兴盛时期,位于铜川黄堡镇漆水河两岸陶坊密集,史称“十里窑厂”?/p>

北宋元丰七年的《德应侯碑》赞誉耀州瓷“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击其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其外观精美、声音清脆、色泽温润,展现出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p>

据介绍,“薄如纸、明如镜、青如天、声如磬”是耀州瓷的显著特点。一位参观者说,透过这温润如玉的釉面,仿佛能窥见千年前的市井繁华与生活雅趣?/p>

“元代以后,陈炉窑厂崛起,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制瓷窑厂。”史苗说道,“每当夜幕降临,瓷窑的炉火星星点点,彻夜不灭——这个情景被称作‘炉山不夜’。?/p>

再走过名人展区,能看到许多耳熟能详的“课本人物”,他们都是铜川人:如“药王”孙思邈、“颜筋柳骨”中的书法家柳公权等。此外,大唐高僧玄奘也与铜川有着不解之缘…?/p>

在“玉山金容”展区的最中央处,展陈着一块由三块碎片拼接而成的残石。“这是铜川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玄奘造佛迹造像。”史苗介绍道,“器物顶部残有凸起的宝样纹,底部右侧残存有十字形花头,花头左侧为阴刻21字楷书发愿文,该段文字应是玄奘法师在玉华寺敬造的佛足印石的文字题记部分,是玄奘法师的亲笔铭文。?/p>

考古资料显示,该文物?999年在铜川市印台区玉华村出土,是我国发现最早的佛足印造像。唐贞观二年(公?28年),玄奘西行求法,他先沿着张骞开辟之路西行,然后向东南直往印度,于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唐显庆四年(公?59年),玄奘由长安移居位于铜川的玉华寺,继续译经和传法事业,并在玉华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四年。据介绍,在玉华寺期间,玄奘译出佛教经典,占其一生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p>

走进铜川博物馆,了解漆沮文化。在历史珍宝中看千年风华,探文明密码?/p>

(来源:新华社)

]]>